读者为龙凤胎建QQ群(图)
2010-08-16 21:43:00 来源:京华时报(北京)
京华时报自8月4日起对这一事件进行了连续报道,引起广泛关注。成百上千名读者进行捐助,数百人表达了领养意愿,还有人为此建立一个“龙凤胎支持”的QQ群,将有心人聚集起来,并要长期关注和帮助下去。
年轻妈妈 群内做主
这个QQ群在首篇报道见报当天就建立了,陆续有70余人加入过该群,目前稳定在54人。就在8月6日还有网友新近加入,“刚在网上看到了这件事,知道了这个群,就加进来了”。群主(即该群创立者)孔先生说,这个群里的人员比较年轻,大多在30岁左右,而且不少人是年轻妈妈。
在一次“宝宝最需要什么”的讨论中,这些妈妈们都冒了出来,七嘴八舌地给了不少有用的建议。她们对孩子的了解,让没成家的孔先生“有点闷”,因为完全插不上嘴、做不了主,群里不断跳出的对话让他“头晕目眩”。
留美博士 提议创建
“龙凤胎支持”群里的人来自天南海北,赣州、鄂州、镇江、深圳、齐齐哈尔……而最初提议创建的人却是个留美博士。“他是我读研时住一个宿舍的同学,姓戴。”孔先生说,报道出来后,在美国的戴先生从网上看到了,“他很激动,想帮助他们。”
孔先生随即在网上搜索发现,有人在询问龙凤胎父亲孙雪峰的电话,“我想关注的人应该不止我们几个”,他和戴先生商量后,萌生了建立QQ群的念头,“这样可以把更多的人集合起来,商量事情。”
由于孔先生的权限只能建立1个群,为了“龙凤胎支持”,他把原先建立的本科宿舍QQ群解除了。
不谈收养 只做援助
新加入的群成员一般都先问:“孩子怎么样了?”因为无法亲自看望孩子,外地网友觉得“很揪心”。对于孩子的去向,网友“清”代表了不少群友的认同,她建议助养,“要让孩子从小知道虽然妈妈不在了,但是身边还有很多好心人在关心帮助他们,这对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有很大帮助。”
在这个群里,群主孔先生禁谈收养。“因为还不到这一步,QQ群以帮助为主,送养的问题还是要孩子父亲自己决定。”他在群公告里公布了孙雪峰的手机和银行账户。网友们还时常在群里讨论孩子的父亲,“我们可以给他们很多物质上的帮助,但一定得注意到大人的心理。”“我觉得父亲应该给孩子树立起顶天立地的形象,对于一个破碎的家庭,家长的角色尤其重要”。时不时去探望这家人的群友们发现,孙雪峰的状态正慢慢稳定,并逐渐坚强起来了。
目前,也有公益律师联系上了孙雪峰,这给了他不少希望。
趋于平静 贵在坚持
“能为这对龙凤胎建个群,还有这么多人加入进来,可以说他们是不幸中还有幸,希望加入进来的每个人不会是三分钟热血。”网友“念慈”在群里说。
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,“龙凤胎支持”日渐安静,不再像最初那几天一样——群友头像闪烁不停,不断有人跳出来说话。更多的人是在默默关注着。
董先生说:“这是正常的,因为不可能总保持那样一种亢奋状态,但这并不说明我们不关心了。”孔先生相信这种关心能坚持下去,因为群里都是有善心的人,通过合理的组织活动,大家依然会被紧密联系在一起,特别是与几个核心的网友保持密切交流,有利于这个集体更坚定。为了经营好这个QQ群,他甚至刻意去寻找阅读有关慈善组织运营方面的论文。
“我们要关注到孩子有妥善的安置为止。”孔先生说。
>>对话董先生·(网名:“找自己” 目前在美国乔治·华盛顿大学读博)
让有爱心的人联合起来
记者:您当时怎么想到建立这样一个QQ群的?
找自己:初衷很简单,因为被感动了。我也只是一个学生而已,但总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两个小孩做点什么。可能我们少买几件衣服,控制下日常开销,节省下来的钱会改变两个孩子的命运。后来我和我同学商量建立一个QQ群,长期地帮助和关注这两个孩子。
一是让有爱心的人联合起来,让他们觉得我们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并不是孤独的,我们是个群体,是个大家庭。这样会聚集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。第二,也是因为我们的实力和精力都有限,有必要集结大家的力量来帮助他们。
记者:听说您捐助的钱来自于在美读博的生活费。
找自己:我这次让我同学带去了2000元,虽然不多,也是一片心意,我还特意嘱咐我同学要和这一家人保持联系。我会在我能力范围之内帮他们解决困难。我10月份计划回国一次,还准备去看看两个小宝宝。
记者:对于送养的问题,您怎么看?
找自己:我觉得只有孙雪峰有理由、有权利对于送养与否做出决断。我们之所以给予帮助,是因为我们不希望孩子遭罪。
记者:您有没有设想过,对这个家庭而言,最理想的结局是什么?
找自己:理想的结局有多种,可能是孩子找到一个好人家,可能是孙雪峰找到一位好妻子,可以照顾两个孩子,还可能是孙雪峰独自挑起家庭重担。我心中的理想结局不一定是孙雪峰一家的理想结局。但无论怎样,我们都会一如既往地关心小宝宝的成长。记者 陈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