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闭

双胞胎分居城乡 城里读书与留守农村言行现差距

2010-08-11 16:03:00 来源:大众网-鲁中晨报

\
一对心灵相通的10岁孪生兄弟,却因一个跟着妈妈来到岛城生活学习,另一个与爸爸在农村老家留守,而导致小哥俩在学习能力、综合素质和语言表达、行为举止方面差距越来越大。再次印证了《三字经》所说 “人之初,性本善。性相近,习相远。”的教育理念。毋庸置疑,新市民所从事的各类职业和岗位,已经融入青岛的城市血脉,成为我们这座海滨城市运行无法分割的社会成分。

为了让他们更好地融入青岛,与这个城市的发展更加“合拍”,5年前,青岛市在全市范围内免除了初中小学的借读费,为新市民家庭卸掉了经济上的“包袱”;两年前,市妇联的“春蕾女童”助学计划首次将新市民子女纳入到捐助范围,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;今年,团市委、教育局启动了“青春助力、心手相牵”爱心助学活动,组织6支志愿队专门为新市民子女提供各类服务,为他们送上“大礼包”。在社会各方对新市民子女的关爱措施越来越到位的时候,新市民子女对于这些活动的认可程度如何?他们又有着什么样的诉求呢?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家庭团聚、成绩稳定和开阔视野是很多新市民子女最迫切的需要。

暑假对于来自高密农村的刘乃栋来说,是他最开心的一段日子,因为他的双胞胎弟弟刘乃梁会从老家来到青岛,除了过年,这是哥儿俩一年当中能见面的惟一机会了。到了假期快结束时,弟弟梁梁就会再次被送回老家读书。“每次分别,两个孩子都会一齐哭,我这当妈的……心里真不是个滋味。”泪水涌满眼眶,栋栋的妈妈说不下去了。

最愧疚两个娃“待遇”差距大

栋栋的妈妈7年前从高密市田庄乡来到青岛打工,一直在小餐馆里干活,每天从早忙到晚,收入还很一般。2005年,5岁的栋栋跟着妈妈来到了青岛,爸爸和弟弟则继续留在老家种地。从上幼儿园起,栋栋就习惯了自己上学和回家。到了放学的点,别的孩子都有家人接,栋栋则自己默默地收拾书包,默默地走出校园,一个人回家。他先在家里写完作业,然后就来到妈妈干活的小饭馆帮忙干活。小饭馆关门的时间很晚,他困了,妈妈就在隔壁已关门的店铺门口铺张折叠床,让他在上面睡觉。等妈妈忙完了,再叫醒他一起回家。

现在栋栋在宁夏路第二小学读三年级,除了上学之外,其余的时间也跟着在餐馆里忙活。放学后,他先趴在灶间写完作业,然后就扫地、灌开水、端菜、洗菜,这些活干起来非常利落。看到别的小孩都是跟着父母出来吃饭,给他们端菜的栋栋一脸坦然。今年年初,因宁夏路附近的小饭馆生意不好,妈妈就到了湛山经营了一家农家风格的小餐馆。栋栋就每天自己坐公交车来帮忙,后来,栋栋发现学校附近有一家超市的班车路过这里,就算准了时间去赶班车,“妈妈,我今天又省了5毛钱。”栋栋开心地笑着告诉妈妈,却让妈妈眼角潮湿了。

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像栋栋家这样“一半在城市一半在农村”的新市民家庭有很多。对于有两个孩子的家庭来说,因为承担不起孩子在城市的花销,父母只能选择将一个孩子带在身边,而另外一个只能留守农村。看着两个孩子之间越来越明显的差别,父母心中的愧疚感也在与日俱增。

最盼望

给孩子找个家教

在学校组织的一些结对活动中,有不少老师和同学主动帮助栋栋,邀请他去家里玩,送给他一些文具等,对于这些活动,栋栋一家很感激。不过,他们家更渴望的是学习上的辅导。栋栋的妈妈上学时只念到初二,学的英语早就忘光了,栋栋刚开始学英语时,为了督促他学习,妈妈就和他一起学单词,可后来餐馆太忙,妈妈没时间陪他,英语就成了栋栋的 “瘸腿科目”。“在青岛确实很辛苦,我们坚守在这里就是为了孩子,想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。最担心的就是他的学习了。”栋栋妈妈表示,她觉得最大的亏欠就是没有时间照顾孩子。有时老师提醒她多和孩子交流,可一天干完活,精疲力尽的,根本没有时间再去管孩子的功课。

这个暑假,妈妈和姨妈一狠心,给栋栋报了一个900元的托管班,这可把栋栋给乐坏了,每天时间一到,栋栋就急急忙忙地说:“我要去上托管班”,背起书包就走了。这一开始让妈妈很担心:上个托管班有什么好开心的,难不成他是去别的地方玩了?后来一问托管班里的老师,才知道栋栋确实每天都是按时去的。因为托管班里有动画片看,这已经让栋栋觉得非常幸福。

最揪心

哥俩何时能团聚

最让这个母亲心酸的是,栋栋虽然没零食吃,没学什么特长,还总是要干活,但他毕竟可以在青岛上学,而他的双胞胎弟弟梁梁只能在农村老家。今年年初,栋栋的爸爸和爷爷也来到了青岛打工,家里就剩下了梁梁和奶奶。“在青岛的花销太大,我一个人打工只能负担一个孩子的费用,所以就让老大来了。”栋栋的妈妈至今很后悔自己当初的决定,因为当时考虑到借读费、生活费等因素,多一个孩子就多很大负担,所以才把梁梁留在家里,现在看来,孩子上学并不需要花太多钱,但因为担心已经读三年级的孩子来了青岛不一定能跟上,也担心是否有学校愿意接收,他们还是没办法把小儿子接过来。

记者发现,虽然是双胞胎,在青岛上学的栋栋和在农村长大的梁梁已经有了明显的不同,有陌生人进来的时候,栋栋会很自然地打招呼,而梁梁则一个劲地往后躲。说话的时候,栋栋的普通话已经几乎听不出乡音,而梁梁依然是一口浓厚的高密话。在学习上,栋栋已经学了三年的英语,电脑知识也掌握了不少,梁梁却连一个英语单词都不会,电脑连怎么开机也不知道。“我想让弟弟来和我一起上学,可妈妈说我们没有那么多的钱,我在这里多帮妈妈干活,多挣点钱,到时候能把弟弟也接过来。”栋栋说,他真的不愿意让弟弟一个人呆在老家。

“我也担心这孩子长大之后埋怨我,说为什么他的哥哥能在城市长大,而他却在农村,一想这事,就觉得心里很堵很堵。”栋栋妈妈说,他们都是农村人,吃点苦不算什么,孩子能健康成长,他们就会觉得日子越过越有盼头,越有希望。

[错误报告] [推荐] [打印] [关闭] [返回顶部]

  • 验证码:

推荐图片文章
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