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闭

哈尼族服饰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

2009-04-23 14:22:00 来源:双胞之家网

2006-4-10 14:40:17 云南政协报

哈尼族的服装,伴随着其生存发展的社会历史而存在。在哈尼族的传说中,他们的先民们起初居住在大渡河之南雅砻江之东的连三海,过着族群的原始生活,用树叶、兽皮等物遮挡身体的敏感部位;战争中为识别本族在胸前纹身或染齿或佩戴饰物。后来,哈尼族的先祖们带领部族南下,从雅砻江沼泽地带迁徙经禄劝、武定、安宁、晋宁一带,与昆明诸种族一起度过了漫长的历史时期。

  

据哈尼族叶车人口传,他们的祖先在“轰昂”那个地方时(昆明滇池周围哈尼语称“轰昂”或“谷哈”或“丹哩”),发生过战争。为了挽救本民族,仰遮酋长向天神盟誓:“如果我的子孙们能突围生存下来,愿世世代代给‘阿玛’(女神)当牛做马”。于是,他重新组合力量,男子将面部抹黑,女子易装分十二路突围至“车戛拉德”(易门、双柏至楚雄一带)。后辗转至“拉煞”(元江),迁至蒙者山定居(今红河县境内的大羊街乡)。哈尼族一部南下经峨山、新平抵元江;一部沿南盘江至阿迷(今开远市);一部下蒙自、屏边、文山;一部至“渣腊”(今建水县渣腊乡)自称糯美。滞留元江的哈尼族由于发生瘟疫,一支继续南下至墨江、江城、垤玛自称白宏、阿松、碧约、卡多、布都、些摩洛;另一支渡澜沧江至西双版纳之景洪自称爱尼,其余顺元江东下一分为三:一支至浦玛(红河县大羊街)自称叶车、糯美;二支至砻腾(红河县浪堤)自称糯别,(该部传至“欧交”时人口繁衍又一分为二:一支至绿春大水沟乡地区自称齐垤;二支至金平自称哈尼、多尼、糯别)。由元江东下的第三支至思陀、落恐、左能、瓦渣自称戈比、腊咪、尼洛、甲依、期尼、期弟、本娜;迁至落恐的戈比分支至磨索及元阳县牛角寨、沙拉托自称仰主、各和、多格、糯别、糯美等,其服男女皆披发跣足,染齿,穿耳,身着“两裆”,即无领无袖只有前后,或衣仅长尺,前不扣合,下着统裙的服装。

  

公元937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为反抗“大义宁”国的统治,以“减尔税粮半,宽尔徭役三载”为诺言,以后又以“赦徭役”为条件,联络滇东、南、北路的三十七部蛮部及反对“大义宁”政权的地方势力,其中南路之思陀、落恐、溪处、铁容、因远和尼等部会盟于曲靖石城,然后举兵向西直驱洱海,推翻了杨氏“大义宁国”,建立段氏“大理国”政权。之后,对其臣属及其首领实行土地分封,伴溪落恐部加封为落道,领思陀、溪处、铁容三部。公元1234年蒙古取代金,继而于1279年拼大理灭南宋而得天下,废落恐万户府和溪处副万户府,立思陀和尼路总管府统属落恐、溪处、阿撒(瓦渣)、铁容诸部直隶云南行省。在元朝统一中国时,必当以胡服作为治国之经。公元1368年(洪武元年)朱元璋统一各地农民起义,推翻元朝统治建立明朝,对云南先后出动三十万大军,平定了盘踞在云南境内的元朝残余势力及各地奴隶主的割据势力,洪武十七年云南平。朱元璋对云南内地实行府卫参设的同时,对边疆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、宣抚司、安抚司、长官司,改云南中书省为云南布政使司;改思陀和尼路归元江军民万户府统属,分别对思陀、铁容、瓦渣、溪处、佐能、因远等部授予长官司和副长官司,赐官带印符实行安抚政策。同时,朱元璋为改变元俗,重兴唐时之冠。建政初期曾多次向全国发出禁令:“诏复衣冠如唐制。元初世祖起自朔汉以有天下,悉以胡服辫发变易中国之制,士遮成辫发椎髻,深褶胡帽,无复中国之旧观,甚者易。其姓氏为胡名,习胡语,俗化既深,恬不之怪。上久胝之。至是悉命衣冠如唐制,士民皆束发于顶。其辫发椎髻、胡服、胡语、胡姓一切禁止。”公元1411年溪处土司赵自恩入朝贡马及金银贝器奏道:“本司岁纳海贝七万九千八百索,乞准折输钞银为便。”户部认为溪处司贝税乃太祖钦定,难准折输,帝曰:“取有於无,适以利民,况彼远夷,尤宜宽恤,诏除海贝之赋。”至此,红河南部地区开始厉行钱法,废除不适应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的海贝,海贝逐渐成了妇女的佩戴之物。明永历帝诏准边远民族地区推行“废贝行钱”的措施,大大促进了南岸经济的发展,曾出现里长、招坝等一些土司内的小官效仿制作长官眷属穿戴的衫、裤、袍、背子、坎肩、马甲等常服现象。为适应山地劳作也吸收了一些短衣窄袖,半臂无领直襟,襞开四逢而扣合的简易服,明代汉服成为哈尼族及其它民族追求的时尚。

  

公元1644年清灭明。顺治十六年大师辟滇,思陀、落恐、左能、瓦渣、铁容(后改亏容)、纳更等地土司率部附清准予承袭。清政府指令各地方“凡投诚官吏军民,皆著剃发,衣冠悉遵本朝制度。”康熙四年(1665)吴三桂统治云南期间,强制推行清王朝的“剃发之制”,并利用这一举动作为他搜刮云南各族人民的极好机会。“遵依者为我国之民,迟疑者为逆命之寇,必真重罪,若规避惜发,巧辞争辩,决不轻贷。皆地方文武各官,该当履行查验,若有复为此事,续进章奏。欲将已定地方人民,仍存明制,不愿本朝制度者,杀无赦”。所谓“剃发留辫”就是半剃半留,将直线以前的头发全部剃光,只留颅后的头发,然后将头发编成辫子垂于脑后,便激起了滇东南土司和地方势力的反抗,迤东土司禄昌贤,新兴王耀祖,峨山禄益、王杨祖,路南秦祖根,陆良资洪,迤南土司王弄山、王朔,蒙自李日升、李世藩、李世屏,八寨李成林联合纳楼土司普率,思陀土司李熙,左能土司吴应科,瓦渣土司钱觉耀,溪处土司赵恩忠,纳更土司龙天正,教化张长寿,倘甸叶向阳、叶正昌,石屏龙韬、龙飞扬,弥勒昂复祖,邱北沈应麟、沈兆麟、王承祖、王义、王先任、王光化等筹划反抗清朝的“削发留辫”,恢复明朝制度,拥护沐英的后裔沐神保,拟在新兴建立政权,改元大庆。聚众数万攻临安,陷蒙自、峨山、宁州、易门;围弥勒、通海、石屏、宜良等州县,朝野大震。四月,命吴三桂自乌蒙回师次第剿峨山、新兴、易门等处。七月,总督卞三元,提督张国柱与吴三桂分剿蒙自、邱北等处克之。王耀祖、禄昌贤、王朔、张长寿、李成林、李世藩、李日升、沈应麟、龙元庆被杀,李世屏、普率、李熙、赵恩忠、吴应科、钱觉耀、龙天正等率部投诚免死仍授长官副长官世袭。在刚刚平乱的红河南部地区,清王朝为维系边地稳定,采取安抚策略,对土司及家眷进行册封,赐五品至八品顶带花翎及满式常服。对有功的土司赐给其眷为命妇,着凤冠霞帔,梳旗髻,着旗袍,马甲,对崇尚满服的司民百姓给予奖励。这种不流血的“剃发易服”,数年后被红河南部哈尼族和其它民族所接受,男子剃发垂辫,着长袍加罩马甲,穿镶边大裆阔管裤。青年女子着低领镶花边、半袖间套绣花窄袖长袍,佩云肩,穿镶边大管裤。

  

从清康熙初年至建国前近三百年时间里,旗袍在红河南部哈尼族及其它民族穿戴上,发生相当大的变化,由于居住在高山和半山区,原来的袍又宽又长,繁杂的穿戴已不适应山地劳作,便将前右摆拽后,露左前摆于腹部,再将长袍后摆往上褶至腰,用腰带紧固。为使腰带更美,镶绣自己喜爱的各种花卉图案配上数吊芝麻银铃。宽大的半臂长袍适应不了山区生活环境,便套假袖劳作,久而久之妇女们在假袖上镶绣花卉图案或装钉银泡内接在半袖上,成为一件完好的上衣。在袍式改良中,有的将袍裁短至膝,系绣花围腰。为防范毒虫侵害缠护腿为饰。这些服装的款式多出自哈尼族中的皑甲、扯主、期尼、期第、多格、各和、糯别自称系及彝族尼苏、诺苏等支系。清王朝虽进行368年的“剃发垂辫”运动,但在边远地区相当一部份哈尼族、彝族中仍保持明以前的服装,特别是妇女服装,她们各自成一体,在民族文化交流中,不断吸取对本民族有用的装饰精华,充实美化自己。如哈尼族些摩洛姑娘穿的“两裆”,是一件无领无袖,前当胸后当背的古老服装。据东汉刘熙《释名》记载:“两裆其一当心,一当背也”。《释名疏证补》说:“今俗谓之背心,当背当心,亦两裆之意也”。两裆款式起源于两当甲。武士胸甲,背甲,无覆膊即为两当甲,如秦兵马俑当两甲。魏晋南北朝时两裆流行,男女都穿,妇女穿的更普遍。如今些摩洛姑娘穿的两裆,前胸镶钉数千粒闪闪发光的银泡,后背镶绣红白蓝三色“回”字形图案,腰束双棱形绣花双头飘带,下着绣花镶边统裙,外罩方领长袖青色长袍,右衽从不扣合,坦露胸饰,头戴青布小帽,间杂缨花数绺盘旋于顶,披发饰耳环。为防范毒虫,双胫用藤皮行缠(后改用棉布作护腿)。婚后绾发成螺髻,五尺青布缠首,习以虫胶浸酒染牙。

  

叶车姑娘的“却巴”是一件无领无襟的长袖短衣,形如唐朝妇女内穿的“半臂”。据《晋书·五行志》记载:“魏明帝着绣帽,披缥纨半袖,以见直臣。杨阜谏曰:此礼何法服邪”。被视为奇装异服。半臂到了隋代开始普遍流行。《事物幻原》说:“隋大业中,内官多服半臂,却长袍也。唐高祖减其袖,谓之半臂,江淮间或之绰子,士人竟服,隋始制,今俗名搭护”。一开始流行于隋代宫廷内,然后四方效之。唐代流行于民间,男女都穿用,特别是妇女。还有来自民间的说法,叶车人辗转来到“拉煞”时,被滔滔江水挡住生路,危难中幸得千年老龟将他们负岸,为纪念老龟的恩德,遵循先祖留下的誓言,在半袖衣摆左右两侧裁成两个约五寸直径圆孔,象征龟样。中年妇女用棉布裹成“角”束于颅前。女子生来不穿鞋,长大成人后将中长裤挽成V型短裤,意为天神的牛马。叶车姑娘在“却巴”的基础上又增添了“却砻”(长袖外衣及内衣),一件外衣袖宽长至肘,襟之左侧虽镶布纽十七但从不扣合。外衣的缝制一般要由九至十八层重叠组成,件与件之间与布色,深浅相隔习以青靛染制,牛皮胶汁擦抹。新人临近婚期将绣制云肩披风陪嫁,云肩上的图案不仅描绘了星辰日月,山川河流,飞禽走兽,据说还记录了叶车人的迁徙路线。每当节日来临,姑娘们便在内衣底边镶钉数枚银制梅花片、银币、银螺,胸垂二台银制围腰链,手绾青红玉珠及银制方镯。除此之外,在一些地方志书中仍有大量记录哈尼族服饰的史料,如景泰《云南图经志书》、天启《滇志》、康熙《元江府志》条说:“男子绾结于顶,白布缠头,妇人盘头露顶,以花布为套头,衣黑布统裙。”“男服有领而无襟,穿衣自首套下,内着统裤,领缀海贝,用锡作短小筒串以饰顶。”“男子剪发齐眉,头戴箨笠,跣足,以布行缠,衣不掩胫,而凡妇女服饰皆其所办,妇头缠布或黑或白,长五尺,以红毡索约一尺余续之,而缀海贝或青绿药玉珠于其末,又以索缀青黄药玉珠垂于胸前为饰,衣桶裙,无襞积。女子则以红黑纱缕相间为布缀于裙之左右,既适人,则藤条丝圈束于膝下以为记,然不谙女工。”“男子短衣短裤善操弓矢。女子单衣仅长尺,前不扣合,以彩布为统裙,其裙蒙乳以至下体,又用五色烧珠以海贝排串为饰束于脐下。两耳穿孔,环以银铜锡。”

  

在红河南部哈尼族及其它民族的服装及装饰有不少美妙的传说,世世代代伴随着姑娘们编织自己美好憧憬。白宏姑娘喜欢坦露肚脐,除了衣短外有一种传说,人第一次会劳动的时候,兄弟俩争食斗殴,狠心的哥哥翁候咬伤了弟弟翁宏,弟弟质问哥哥为什么这样狠心,哥哥狡辩反诬弟弟先动口才被迫还牙。弟弟说,你不敢承认的话就让赌咒来惩罚,结果哥哥被贬为虎兽。又不知过了多少年翁候的后代与人争辩,说他的祖先原属人类,于是请嫫咪女神裁决,神说无肚脐属兽类,有肚脐是人裔。以此,白宏人将肚脐视为鉴别人和兽类的唯一标志。女蓄发饰以海贝,红线、银珠为璎珞垂于头顶,双耳坠大环芝麻银铃,银链垂于两肩,外着方领直襟长袖短衣,银币当纽不扣合。腰束百折巾遮于臀部,下着短裆青布长裤,穿时将裤管褶至大腿处以红线固之,青布行缠双胫。跣足。出山入市,跬步之间,口衔烟袋,背负竹笼盛柴或盛菜,右手以圆木小槌安以铁锥,怀内竹筒装裹棉条,右手绾裤,将铁锥往右腿上擦撵,左手高伸,棉线在铁锥上团团旋转堆垛成纱,谓之捻线。糯别姑娘的“玛依色诺”(绣花勾尖鞋),据说有一个勤劳美丽的约妥姑娘同浦沙小伙相爱。按哈尼族的规矩请贝玛择定好完婚日子后,穿上绣花勾尖鞋同伴女们翻过山梁,跨越小河与小伙完婚,当走进一座遮天蔽日的老林时,突然被卷缩在路边的大蟒虫吞食。这天,新郎即早来到寨边等候,从早等到鸟儿归巢不见约妥回来,他焦急地约了几个伙伴携带长刀,打着火把顺路寻找,走进老林时发现大蟒虫横在路边,嘴角被一双绣花勾尖鞋紧紧卡住,断定新娘是被蟒虫吞到肚子里去了。勇敢的浦沙和伙伴们奋起与蟒虫搏斗,杀死蟒虫,剖开肚腹救出新娘和伙伴,约妥与浦沙团聚。从此,每逢新人出嫁,要给新娘绣制一双漂亮的勾尖鞋,祝福新娘一路平安。女子辫发,婚后绾成螺髻,杂海贝、红线及青蓝玉珠为缨珞盘旋于顶,用青布褶成三角帕覆首,耳坠银环银链,上着无领琵琶襟绣花长袖上衣,饰银泡护领云肩,下着镶边阔管长裤,喜庆时,十指佩银、铜青红花戒指及银龙镯。

  

红河南部哈尼族一向与彝族杂居或邻居,两族友好相处,世代通婚,服饰文化互补上具有共性。彝族尼苏的鸡冠帽,嘴长而尖,镶绣着千余粒大小不同银制六角泡,戴时紧扣前额,以黄白红三色玉珠及银果数绺缠绕冠顶,如啼鸣雄鸡。

  

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,哈尼族经历了母系氏原始族群,至滇池地区的奴隶制及封建领主制社会,其服装及装饰也同样由起初的树叶、兽皮等物遮体,颅牙装饰到滇人服及南诏、大理、元、明、清、民国等七个不同时期,由汉服被强化成胡服或受胡服影响的多款式、多装饰服。这些服装装饰是我国社会大变革、大融合在民族地区的缩影,不仅反映了哈尼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,同时还反映了民族文化之间的交融。哈尼服饰历经沧桑,在文革时期被视为封资修强令改装。如今随着党的民族政策逐步深入,哈尼族服装装饰也伴随着民族经济的发展,不仅款式多元化,而且在用料选料上也十分讲究。服装的装饰过去由于受政治和经济制约不敢佩戴的,今天趋于向“贵族化”发展,将成为五十六个民族中光彩夺目的瑰宝。

[错误报告] [推荐] [打印] [关闭] [返回顶部]

  • 验证码:

推荐图片文章

最新文章